2025-4-14
這兩週的股市,只能用「高潮迭起」四個字來形容。鬼哭神嚎的好像要世界末日,沒想到過了幾天,又突然雷聲撼動的,好像打了雞血的樣子,政客的嘴臉又顯露出讒媚蛐蛐的身影。一切只因一個髮夾彎的決策,川大哥90天的關稅緩衝期。塵埃落定了嗎?還是老話一句:「走著瞧吧!」
這次的關稅大戰本來就只是個鬧劇,沒有任何戲劇性的,結果全世界的國家領導人自廢武功,與無能的反全球化的右傾,讓世界只剩下一個小丑當道的電影情節。這個故事情節,很像蝙蝠俠的那段劇情-小丑。
川大哥就像小丑,世界的政客與領導人就像市長與官員,顢頇與貪瀆,讓小丑予取予求的,把一個城市搞到全面沈淪的地步。看看這兩天的現象,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全世界有八十億人口,卻被一個三億不到的國家綁架;全世界在籍的國家有193個,卻被一個國家的總統操弄;一堆維持世界秩序的單位,如:WTO、聯合國、國際法庭等等,卻被一個國家把持,完全失去功能。為何?只因為各國已沒有真正的領導人,沒有正義,這個世界窮得只剩下「錢」。
台灣還是先進,至少這樣的情況,我門在2004年時已達到這樣的境界『窮得只剩下錢』!,川普還是學台灣的吧!
我們都知道,關稅的直接衝擊是進口國家與消費者,加了關稅就會增加進口成本,直接受害的是進口國家的消費者。沒錯,很多人會認為關稅提高,進口成本就會增加,相對於出口國來而言,競爭力就減弱了。看起來邏輯正常,問題很多,因為如果全面性的提升關稅,那不等於沒有差異化,結果還不是都一樣。
會影響的是進口國的消費減少,通貨膨脹,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提升利息來降溫,結果適得其反,先通膨再通縮,帶來的影響是長遠的,重點是原來提高關稅的目的與目標的結果如何?本末倒置,只能說那是一種自我膨脹的想法,會有效的原因,還是在全球已沒有實質的領導者,都只是傀儡,藉由操弄民碎來撈錢的政客。
進口關稅提昇,對世界貿易上來說,只會造成洗產地,或是外移的方式,讓生產基地轉移到便宜、有關稅協議的國家,帶來區域貿易的消長,最後出現的結果就是產業空洞化。美國不就是如此?全盛時期到處尋找人口紅利,奪取當地的資源,讓全球企業都成為美國的長工。其實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國得到的最多。
日本從美國身上得到技術、貿易與機會,成就了1980年代的「Japan is No 1」榮景。一個「廣場協議」讓日幣從360円日幣換一美元一路飆升到180円兌一美元,逼得日本企業開始外移,台灣、東南亞、大陸等等,最後空洞化出現,一路衰退至今。
台灣因為十大建設的庇蔭,加工出口區的效益展現,吸引歐美日的企業來台設廠,學到了技術、貿易機會,慢慢中產階級抬頭,台幣也開始升值,從40元兌一美元,一路飆升最高還到25元左右。兩岸開放,西進政策讓台灣企業找到出口,造就兆元企業不是夢的榮景,全球化的威力,讓世界更環榮,卻帶來了貧富差距問題出現。30 年前台灣的20%有錢人與20%沒錢的人的比率是16.8倍,去年主計處公布的最新數字,已到了66.8倍的結果,台灣已是一個極度貧富不均的國家。
這應該不只是台灣,全球化帶來的貧富差距加重,失業率、生活極度不均,全球都瀰漫一股反全球化的氣氛,直接反應的就是一批不一樣主張的政客抬頭,右翼的傾向,越來越嚴重,連德國都出現右翼執政的選舉結果。
早期的世界貿易,是以單邊協議或是雙邊協議為主,為了公平交易,「關貿協議」最後改名「世界貿易組織WTO」,倡議公平貿易的多邊協議。美國的消費市場,是因為享受全世界的美好資源,食髓知味的漫無限制地擴大,靠的是美元這個武器(屠龍刀)。生產導向的國家,無不把美國當作最主要的輸出國,加上美國本身產業外移的問題,不只是空洞化,經濟體只剩下消費以外,掌握最上端的宇宙與戰爭技術,武器產業予取予求,對於貿易逆差的感覺,根本不在乎。要說今天川普在乎貿易逆差,勿寧說是想要標新立異給自己一個歷史定位吧!(這世界上就是如此,越沒能力的人越會用外部轉移方式來掩蓋能力不足的基本盤)
為何半導體產品可以例外?全世界都拿不到的資源,誰敢囂張?是希望有個談判籌碼吧!大陸之所以大聲,掌握了幾種美國不得不低頭的資源,殺人100、先自傷80,稀土、鋁、鎢等等。沒有這些資源,武器、航天、連最新的AI可能都要延後,這才是大陸敢直接對槓的主因。川大哥要籌碼,把全世界拿進來當墊底,現在就看誰的氣長(下圍棋輸贏往往就在氣的多少)吧!全世界已沒有其他國家了(現在只剩下中國與蘇俄除外),美國就是聯合國,政客都成了兒皇帝(有些人還甘之若飴),這也是連續劇的開端!
國家的尊嚴看WTO的最近表現即可,極度沒有意義的國際政治遊戲,省下吧!實力最重要,國際貿易最好的趨勢是材料漲價,那才是賺錢好機會。如果各國都把關稅拿來當武器,讓國際貿易回到蠻荒時期,不失是個去蕪存菁的好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