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管理的根本--認識問題-5

問題意識的建立,是提升尋找問題能力的最佳手段,如何建構問題意識,是企業的品質政策層次議題。每每談到品質的話題,總是會有一種聲音出現:"那是適合製造業領域的工具"這是非常偏頗的認知,應該說無知,只要有客戶的地方,就有品質的議題存在,而不是哪個產業的分類。
品質,說穿了也就是讓客戶願意不斷的掏錢來消費的一種基本能力。企業的成立既然為了賺錢,就必須有客戶,才可能有收入;有客戶還不夠,如果客戶像潮水般的起起落落,企業的經營不就是處在一個不安定的狀態中?如何讓客戶再次消費,甚至成為忠誠客戶,必須靠商品力以外,品質是最直接與有效的銷售員。
品質力的展現與持續力,就是品質意識的表現,讓品質意識深植企業內部,形成品質文化,是永續企業的根本之道。檯面上很多成功的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雖然不是口頭上提到的品質,卻可以從各方面的表現來判斷,品質力是關鍵。
品質的抽象化,也是很多人把品質當口號的主因之一。一旦談品質,就是數據;然數據的呈現,卻非所有的事件都能涵蓋進去的。大體上可以把品質的面相劃分為定量與定性兩大類,可以明確與正確分辨的指標稱之為定量特性。如營業額多少億、速度多少秒.....等等;而有很多無法具體的以數據來衡量的項目,只能夠以抽象的名詞來表現,找出代用特性來做為管理依據的特性項目,稱之為定性化特性,如品質意識、改善意識、優質服務等等。
要談品質,就必須要能客觀、科學的衡量,方不至於流於形式,空洞的文章敘述。所以習慣於以客觀數據來交談,也是品質意識提升上很重要的共通語言。如何以數據來說明事實與現實的差距,就是問題描述的最佳手法。但如何轉化定性的指標為定量特性?也是品質管理的基礎功。這部份要請教企業經營者,或是高階主管,得到的答案大概就是:這是品質管理部門要思考的部份吧!如果看官有興趣,試看看貴公司的品質意識水平,回頭請教一下內部的任何非品質管理部門的人員,品質管理手法是否都很純熟?常被應用於日常業務中?如是,恭喜您了,貴公司的品質意識還算不錯;如否,那也建議公司,好好再多了解品質管理,因為貴公司的品質意識不及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