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 -樓下的餐廳收攤了-卻看到在大興土木

2023-12-1 Anthony Liaw 
COVID-19期間,很多餐廳都支撐不住收攤了,樓下有間餐廳也難逃百年不易的命運-收攤了!
疫情剛過沒多久,就看到樓下的餐廳大興土木,疑惑之下,請教了設計師,才搞清楚,原來老闆收回房子,想讓小孩有點事做,就想原本出租的就是餐廳,自己也來開家餐廳,應該很適合,就這樣投資了。(有錢人的思維就是如此的帥氣,有個富爸爸真不錯)
請教老闆:「餐廳特色?可賺錢嗎?」以原來那家餐廳的經營狀況來看,市場性夠的,是受到COVID-19的衝擊才收攤的,在此經營就看產品與服務。
老闆的回答很妙:「就讓小孩有事做吧!」哇!好拔尖的老爸,胳臂粗沒話講,台灣人就是這股豪氣,新的餐廳開幕了。
偶而會繞過去看看營業狀況,很多的問號,這樣的餐廳可以維持多久?畫面上反映出來的就是年輕夫婦滑著手機,門可羅雀,應該慘淡經營吧!投資者都說了,有點事做就是了,那還在乎什麼,該算命了吧!果不其然,上個月掛出吉店出讓的紅布條,離開幕還不到一年時間。
早期的統計數字是,日本的企業平均壽命三十年,台灣的企業平均壽命十三年,大陸的企業平均壽命三年,現在這個數字應該都不一樣了吧!應該縮短很多,如果再加上咖啡廳等等的數字。該好好的做功課。(這個問題相信ChartGPT不會回答,有爭議性,哈哈哈!)撇開疫情的因素,貿易戰、反全球化、區域政治、少子化、通膨等等社會與經濟情勢,也讓這個數字大幅下滑才對。沒有最新的數據,還是等查到統計數字再來討論這個面相。
結果今天出門運動,繞過去看到有人在裝潢,顯然是有接手。請教木工頭頭,換手啦!是的,對面一家餐廳,因為座位不夠,生意好常常被客戶訴願,看到這個店面,覺得適合就租下來了。
今天不談宏觀經濟,只談微觀生活,同樣一個地方,為何一家餐廳應接不暇,座位不夠被客人投訴?一家卻門可羅雀,最後草草收攤,結束營業?今天來談談企業經營這個話題。
一個沒想贏的經營,如何贏?不贏也正常,只因沒有贏的基因。個人以「贏」這個字寫過一篇文章(請諸君上部落格搜尋)。中國字造字不是隨興,也不是蕭規曹隨而已,是有其時代性與造字的邏輯。現代人早已把中國字造字的六大法則拋諸腦後,甚至想要去而快之,這是文化傳承上的無奈。中國字的六大造字法則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每個字基本上都有其來龍去脈。
譬如說「贏」這個字,是由幾個元素組成,分別是「亡」、「口」、「月」、「貝」、「凡」。也就是說,想要贏,必須有五大覺悟。現代人強調享受,那是生活的層次,沒有壓力不叫工作,只是中國人習慣把工作與生活混為一談,忽略了目的與手段的關係。工作是手段,為了賺錢過好生活。在台灣則只剩下工作,沒有生活。搞壞身子是一回事,不懂生活更是可惜,最主要的是沒有生產力的工作,追求生活是奢侈品。台灣的平均薪資只是韓國的一半,低薪資高成本,如何談生活?
經營企業是要提供生活的條件,為的不只是個人,是社會問題,獲利是最基本的目標。企業獲利需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市場與營收)與生產力(Cost)。今天利用一點小篇幅,來談談「贏」家法則。
經營企業要「贏」的首要條件就是「亡」,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經營企業不像擺攤,要開要收隨興。企業經營如果只是談賺錢,那是短暫投機的目標,每天算帳;如果企業經營談永續,那是一條不歸路,沒有回頭的空間,因為是社會問題(一旦經營不善收攤,將會有多少家庭會受到影響),不是一個人飽、全家飽的概念。
其次企業經營要做到「口」,有口皆碑,讓體驗成為活廣告,口耳相傳的體驗經濟,為企業帶來未來經營的條件(先進指標,沒有OKR的神聖,卻很實際)。口碑的形成,日本的品質大師「狩野模型」,是一個可以作為參考的理念。最近日本公司品質沈淪的很嚴重,這是一個值得深刻探討的問題(台灣的品質還不到可以拿出來被公評的程度,只是法尊的層次)。
有這兩個條件還不夠,重要是否有獲利,也就是「貝」為中心支柱。一家不會賺錢的企業,領導能力再好,理念再好,口碑再高,決心再夠,都是無濟於事,終究回到原點。有前面的兩大條件卻還不賺錢的經營,代表還有經營盲點,畢竟有了錢才能夠吸引好員工、投資好技術、為未來、社會與地球投資佈局談永續。
賺錢人人都想要,卻不見得人人會賺錢(條件好、很努力、也很有概念卻不賺錢的同好,建議盤點一下問題,總是有些盲點待打開,特別是有加不完的班的人。)經營企業要有系統觀,組織、人才、產品、開源與節流,「產品力」與「生產力」是靠系統打造出來的,不是一個人的舞台秀。看到老總忙前忙後,個人光環亮麗,卻不賺錢的企業,建議想想這個問題,可能是少了系統觀(傳統管理說的人治還是法治)。「月」這個條件指的是經年累月,永續不能只看碗裡的飯,也必須想想利益關係人碗裡的東西,那是生活的層次,幸福感不是一兩天的事。中長期計畫、年度計畫、月度計畫、日常管理等等,百年老店都離不開這樣的系統運作。
最後就是「凡」,這個字很微妙,做不好會成為「煩」-焦慮。萬丈高樓從地起,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天下米一個人做不了,靠一個人的企業,榮景就是三十年,打造團隊,把目標逐步的完成,最主要的是能力與生產力。學習很平凡,工作很平凡,該做什麼事很平凡(Action Plan),可是在強大的領導力之下,人才成了凡夫俗子,個個像奴才,資源耗盡於無謂的管理與程序中(Busy do nothing),結果低薪水、高成本的現象,成了企業裁員的藉口,初衷不見了。
「贏」家法則,從平凡的生產力追求開始,一步一腳印的,讓員工的職能充分發揮(Productivity)並與時俱進(Training system);資源有效地展現投資效益(ROA);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Product & Service);讓客戶愛不釋手與競爭對手敬佩與競相學習的對象;有品質(生活與工作)的領導與高效的經營團隊(ESG SMT),才有可能塑造出幸福與永續經營的組織文化,難否?高薪水、低成本的幸福企業!
樓下的餐廳之所以撐不到一年,用贏家法則來檢視未免小題大作!但少了目標的工作,打發時間並不是生活,更不是工作,是一份沒有經營文化的想法。對於小孩的教育,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但真的愛小孩,這樣的失敗的代價,是否還少了「學習到了嗎?」的成本。個人覺得很可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