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互聯網思維

現代人不懂互聯網,可能會被笑成山頂洞人,可是真的有多少人能夠說得出,甚麼是互聯網嗎?一個讓現代人為之發狂的名詞,唯一能與之匹敵的,大概只有物聯網這個名詞了。有人把互聯網當成萬靈丹,似乎國家興衰之間,就只能靠互聯網來振衰起敝。最近國科會為了PK掏寶網馬雲先生的100億助台灣年輕人創業說,也出了幾億美金,成了一個拔萃計畫,目標就是針對年輕人如何在網路創業,似乎台灣的創業就只剩下網路電商了。
一個嚴重的錯誤,源自於對互聯網的認知偏差,觀察與研究了很久,發覺到華人世界對於互聯網存在很多的幻想,是有必要再深入來談談。今天就以此主題來聊一聊互聯網。
互聯網的發展,從Web 1.0、Web 2.0到今天的Web 3.0,時間很短,應該說是技術非快的進步所致。其實戶聯網的成功,有三大關鍵要素,就是簡單(Easy to use)、內容豐富(Contents)、以及低成本(Low cost)。首先先來了解一下互聯網歷史:
Web 1.0:1994~2002 黃鶯初啼,各自為政的互聯網,停留在單行道式的資訊研讀,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就是消逝在網路洪流的網景Nescape。一堆的投資客為互聯網砸下重資,買個本夢比,沒想到卻在2002年第一次網路泡沫出現,哀鴻遍地,.COM 成了.Calm。
Web 2.0:2002~2009 網路進步到互動式模式,使用者可以與提供者互動的模式,讓內容的量遽增。使用者透過剩餘腦力的無償提供資訊,出現了維基辭典、部落格等社群模式。由於互動式的功能,讓互聯網不再只是一個內容提供的工具,轉變成為一個真正看到互動的網路世界。
Web 3.0:2009~真正進入到比較全面性的互聯網時代。移動智能設備的技術大幅躍進,社群軟體、影音串流、線上交易等等,開始進入一個沒有門戶、地址的網路世界。4G、通訊軟體的盛行,讓中華電信都不得不與之(Line)結盟,是一個集金流、物流、資訊流的時代。
問題是互聯網到底是個甚麼樣的東西?是網路世界的平台?還是一個軟體?嚴格定義的話,應該說是透過IT網路平台,讓每個IP位址,都能夠及時的溝通與連結的一個網路新世代。
網路之所以會成為人類思維的中心,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大特色(Low cost、Contents、Easy to use)外,21世紀新科技帶來的人文變革,也有不可切割的關係。
現代的人都很忙,卻很無聊;現代的人朋友很多,卻很寂寞,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產品,鐵定暢銷。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也難以追根究底了。但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來的人類關係從H2H(Human To Human)發展到H2M(Human To Machine),未來還可能發展到M2M(Machine To Machine)的境界。
用餐前拍個照傳出去才開動,這就是無聊的表徵,卻是主流;把信息隨時傳出去,深層的意義是告訴朋友,妳們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但我並不希望被朋友綁住,所以很多電話第一句話就是"找我有事嗎?"..."沒事沒事".....等之奇怪對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