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台灣為何如此沒有創意-1

今天的統計數字出來了,六月份的外銷比上個月下降了13%,國內經濟瀰漫一股衰退的氣氛,行政院緊張,經濟部更不用說,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言,這是嚴重的訊息。如果再不正視這個現況,台灣的前景絕對不樂觀。
這個數字沒有甚麼特別,是預料中的事,一個沒有創新的產業,除了任人宰割以未,別無他途,從行政院到經濟部、國科會,沒有一個單位有創意,如此的行政官僚體系,如何突破困境?不帶來困境已不容易了。
就如前期個人的經驗談,一個要鼓勵創新的專案,卻把時間與金錢埋沒在文書作業與一堆讓教授拿車馬費,卻不懂創意的人來審查,如何審查出創新的基因?以前沒有申請過SBIR,總以為很高檔,很有創意風。沒想到申請後,才發覺到一點都沒有創新,卻花了你我大把的納稅錢。
要從SBIR申請表格的設計談起,大概只能打30分的水平,不要說沒有創意,連一個文書自動化都談不上了,還能藉此審查創意?要深入談到內容,更不用在奢望創新可能出現,那是一種設計來為很多人創造商機的設計,一點都不科學與效率,最重要的是很多邏輯不對。
也難怪,經濟部只是有錢,甚麼都不懂,讓專辦單位於取予求也是必然。專辦單位本身沒有創新能力,自然無法以創新來設計流程。一個只重視防弊的系統設計,如何有創新的可能?
也難怪常聽到很多企業申請SBIR,原來就是把研發出來的產品的過程,拿出來寫出一份好計畫,加上有人專門賣計畫製作的課程與代寫計畫,你說台灣的創新會有救?創新是給未完成,甚至剛想出來,還沒定調的概念。這種概念本來風險就很高,也因此才值得政府以公家力量來協助微型企業。沒想到協助微型企業,居然還要微型企業自己安排財務調度,才同意給於審查,如此官僚,還能談創新嗎?
最近看到幾個單位開辦SBIR計畫創作班的課程,總算搞清楚狀況了,原來經濟部是製造機會給這些單位賺錢,所以在計畫書上與申請程序,盡量給于不方便,讓申請單位不得不求諸於這些單位,代寫或是上課了解如何製作SBIR申請計畫書。如果台灣政府還是停留在那種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風,再幾百個SBIR還是無助於微利的改善,更不用談到創新之島。
這次的SBIR申請,讓自己對經濟部與SBIR徹底的失望,一個沒有創新的經濟部,加上沒有概念的專辦,處處以施小惠的方式來給點小錢,台灣要出現真正的創新,就看運氣吧!或許把案子拿到對岸申請,說不定可以拿到更多的資金,可以考慮考慮!
財政部國稅局的所得稅申報流程再造,是公務體系最成功的一個變革,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圖利他人(老百姓)。願意以對納稅義務人利益最大化為原則,是最典型的顧客導向思維,成功絕非偶然。同樣是行政院部會,為何經濟部不會如此作為,主要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風,因為企業需要資源,有錢是老大的心態,讓所有的政策都是讓納稅人來求我的思維,自然申請系統就無法單純了,單純表現出經濟部太沒有水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