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指標一消除貧窮

2025-9-212025-9-21
2030 SDGs 17個指標的第一項,應該說是聯合國的願景項目-「消除貧窮」。對聯合國而言,這個項目的達成,理應最輕鬆才對,沒想到成績讓人難過。
為何個人如此認為?全世界的經濟發展一片繁榮,是全球化加速了貧富差距的結果。如果能夠讓有錢人出一點力量,這個項目理應很快就達標才對,結果令人失望,達標狀況不盡人意。
據報告顯示,極端貧困問題持續存在,影響到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最近的危機阻礙了進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受衝突影響的地區負擔沉重。如果不大幅加快努力,全球 8.9% 的人口到 2030 年,仍將活在根據修訂後的國際貧窮線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同樣,按照目前的軌跡,預計到2030年,只有五分之一的國家將使國家貧困率減半
有記錄以來,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口現在至少獲得一種形式的社會保護福利。儘管有這樣一個里程碑,但全球仍有 3.8 億人未被社會保護福利覆蓋。
政府在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增加,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在為這些基本服務分配資源方面仍然落後於發達經濟體。
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將政府在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增加,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在為這些基本服務分配資源方面仍然落後於發達經濟體。
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將需要採取緊急行動,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社會保護覆蓋率,縮小基本服務的支出差距,並將資源用於最弱勢群體。
世界銀行使用更新的水準修訂了全球貧困估計2025 年 6月來自 160 多個國家的數據和國家貧窮線。國際貧窮線從 2.15 美元2017 年購買力平價 (PPP:Purchasing power paraty提高到 3.00 美元2021 年購買力平價)。在新門檻下,1990 年至 2022 年間有 1.5 億人擺脫了貧困,而前一條線下只有 1.3 億人。然而,這一更新導致極端貧困的上調。到 2025 年,估計將有 808,000,000 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高於之前估計的六億七千七百萬人– 世界人口的 9.9%,即十分之一的人口。從 COVID-19 影響中恢復緩慢、經濟不穩定、氣候衝擊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成長緩慢,到 2030 年消除極端貧困似乎極不可能。到 2025 年,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極端貧困人口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或脆弱和受衝突影響的國家

關於可持續發展目標(SDG2030年將全國貧困率減半的目標,預計所有地區的全國平均貧困率都將下降。然而,只有五分之一的國家有望實現到 2030 年將全國貧困率減半的目標

註:此處顯示的貧困數據基於 2024 年 月世界銀行貧困和不平等平台 (PIP) 年份與 2017 年 PPP 和 2025 年 月 PIP 年份與 2021 年 PPP 年份。因此,兩個系列之間的差異不僅在於新的 PPP和新的國際貧窮線,還在於納入了新的調查數據。虛線是投影資料或臨近預報。
這樣的報告,著實讓人擔心,如果2030 SDGs的目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時間過去,卻又無所作為的,企業每天卯著勁考證照、碳盤查、拿永續獎...意義為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