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經營戰略的虛實整合-1

空中飄的東西,要如何掌握到手中,依靠的絕非一句話。願景是企業中長期經營大業,日常管理卻是一步一腳印的例行公事。再偉大的工程,都還得從最基礎的"一"開始。沒有正視"一"的存在,直接要邁入"十"的世界,除了掠奪以外,別無他法。從虛無的世界,定義必須做甚麼(WHAT)的過程,有太多的程序必須加以有效驗證其可能性,可能性的高低,並不意味著成功機率的高低,那是戰略思考的範圍,隨著經營者的個人風格而異。
定義好目標與價值,透過種種程序(經營需求盤點、能力資源盤點、落差分析....等等)的沙盤演練,設定必須下手的輕重,擬定出一套有效的經營戰略,並展開具體的行動計畫,落實到日常管理,是願景工程成功的不二法門。少了這些程序,最後難免淪為口號一句,最常見到的就是:--"成為華人世界第一的...","XX業界的奧斯卡..."等等的口號。不為什麼,只因為少了虛實整合,只看到虛無飄渺的概念,少了務實面的執行方案。
虛實整合,是讓願景工程偉大的首要議題,沒有"實"的執行力來支撐,"虛"的永遠只是一個念頭、口號的層次。大部分的願景工程之所以不了了之,也源自於此一現象的不斷複製。問題出在哪個環節?經營者?管理者?還是執行面的能力?都有,硬要比較重要性的話,經營者是成敗關鍵。
大部份的經營者被一個印象綁架了,那就是曾經成功過。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師,以前的成功,難以保證未來還是會成功,況且企業經營談永續,偉大工程的延續,往往需要後代接班人來承續。日本千年老店"金剛組",成立於西元580年,今年算起來已經是1,437歲的企業了,還是屹立不搖的站在商業舞台上。不管IOT的衝擊,不知互聯網的競爭,也沒有所謂的大數據或是雲端的衝擊,只是一個經營理念:"做好該做的事情"。因為執著,所以有很深厚、不易被取代(甚至可說已無人可與之匹敵)的技術與文化,所以活得自在。
Nescape這家公司有些人早已忘記了,是網頁軟體的始祖;Yahoo風光不過三十年,最後還是黯然退出舞台,換手易人;Nokia曾經是手機業的霸主,短短十年時間,完全消失了蹤影(雖然品牌尚存,實質上已不是本來的Nokia);Kodak、藍莓手機、.....好多的科技新貴,早已不見蹤影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是市場競爭最殘酷的寫照吧!
百年不易,在文化?理念?技術?商業模式?還是經營者的能力?.....回首看看三十年來市場的變化,靠技術取勝的企業,大概就是20年光景;靠商業模式取勝的,也差不多如此;靠經營者能力的,30~40年會是個極限,靠政策支撐的企業,更不用提了.....(只要看台灣的電子慘業即可窺究竟)。反觀那些長青企業,"文化"是領頭羊,"經營理念"是主軸,"技術"與"商業模式"只是與客戶互動下的一個自然產物,豪不做作,不用靠噱頭取勝,所以能長久的與客戶對話。
回頭再看看最近檯面上的企業,強調分享經濟的UBER,為何會落到過街老鼠的地步?除了新鮮感外,最重要的是走在法律邊緣的商業模式,守法者不為之、不守法者怕出事,頂著創新模式的幌子,違法事實根本無法改變(司機需不需要職業化的問題),如何長久?Airbnb的模式也是一樣,本來是分享經濟,最後成了另一種商業行為(民宿),與台灣的黃昏市場如出一轍;阿里巴巴如果沒有後面的手撐住(政策),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黑心模式(假貨、劣質產品),會有今天的局面嗎?這些企業要想長久,可能不容易,因為客戶的感覺會隨著市場情境改變,商業模式只是反映出一個短暫的現實而已,本身並不具備核心能力。與百年老店相比,這些企業會是Nescape的翻版?還是Yahoo的複製?拭目以待。
那如果不管"虛",只重"實"的話,是否會好一些?不容易。改變不會是順其自然的結果,就是有人不願意順其自然,扮起攪亂一湖春水的手,混水好摸魚的現象,製造出一些有遠見的梟雄。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如何改變以應付不確定的變化,有"應變"、"預變"與"創變"三種模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