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管理的根本--認識問題-3

解決問題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問題,但是還有一種情況是明知道問題,卻用一些小手段讓問題給扭曲,讓問題複雜化,那就是模糊焦點。
最近企管領域都在談三個不,看不懂、看不見與看不起。在經營管理領域,最近很多百年老店紛紛中箭落馬,幾乎都離不開這三個不。別人看得懵懵懂懂,自然不會起戒心,等到形成氣候,就是一棵巨樹,連碰觸都有其困難,更遑論撼動。看不懂別人在做甚麼,看不懂為何會有這些舉動,往往就是變化的開始。
人受到習慣領域的影響既深且大,一動不如一靜與以前不是都這樣過來的,或我們沒有策略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嗎?.....的習慣思維,是企業永續的大敵,也是百年的障礙。95%的人看得懂一般事務,只有5%的看到未來變化,也因此,95%的人對於超越習慣領域的事務潛意識就會出現排斥與反彈的舉止,把機會拱手讓給那些看得懂的人,讓自己隨波逐流的在競爭的洪濤中載浮載沉。
另外一種情形是看不見,由於習慣領域的作祟,讓自己成了眼明心盲的經理人,問題隱形了。由於看不見,心智上都以沒事的態度為之,自然不可能有動力,也不會有改善意識。問題意識是改善之源,沒有問題意識,就會看不見,自然不會動。有了問題意識,看到問題後,一定會有改善的動機,這是才會出現改善意識。問題深淺、複雜度不一,有時不見得容易上手,借重管理意識來突破,是經營管理的主要改善循環。
至於看不起又是另一種面相的問題,對於一些小事不屑一顧,對於一些小市場看不上眼,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市場,很多企業是看不上眼的。然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的殘酷,當企業越不尊重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就越會找你開玩笑。看得起是一種態度,對周遭的市場環境尊敬的基礎。微軟的成功在於當初IBM的看不起;NOKIA的失敗在於對於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看不起.....多少英雄好漢都在看不起的情況下崛起,是老天喜歡開玩笑吧!
問題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今天有條新聞道盡此一現象,那就是米粉的商標問題。昨天衛服部才規定米粉除了用米做的才可以標示米粉,其他的都不能用米粉這樣的稱呼,沒想到一天時間,受到立法委員的壓力之下,衛服部的官員低頭了,立即改辦法,只要有一定比率的米材料,還是可以標示百年老店的米粉.....一個世界上最荒唐的問題,道盡馬團隊官員無能至極。
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根本的問題在於既然不是用米做的,為何要冠以米粉這個名稱?是這個品牌已建立,丟掉可惜?那就更不應該,製造米粉的人如果珍惜品牌,就不該欺世盜名,魚目混珠的用非米來做米粉,只因為成本考量?這才是問題的根源。在台灣,拼價格,殺價格,割喉戰才是王道,降低成本成了唯一的經商手法,誠信不再是經商的必要條件了。
結果立法委員不三不四的去干涉行政官員的決策;部長官員毫無擔當的朝令夕改;商家豪不知廉恥的捍衛自己的錯誤,三個不對的結果,似乎消費者只要不抱怨,自然就是對的,這就是問題無解的根源。看不見、看不懂,一個部長級官員如此無擔當,難怪得不到尊敬,比小學生不如,卻拿高薪,是台灣之恥。QBQ!立法委員不去審法案,只做這種沒有商德的關說;商家不知廉恥,只想積非成是;官員沒有肩膀,這樣的國家如何有發展?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管理的根本--認識問題-2

這期的天下雜誌在探討台灣的人才問題,提到一個觀點,台灣人才的問題在志氣(或許也可以用稚氣來表示),問題不是年輕人稚氣,而是家長的志氣出了問題。乍聽之下有點迷惑,仔細想想,有道理,台灣家長太沒志氣了,怕自己小孩沒有能力應付環境變遷,與接受外界的競爭,一手把小孩追逐前途的責任給攬了下來,成了媽寶、爹寶一族,您說這不是太沒志氣了嗎?
昨天又看到哈佛的亞洲口試官對於台灣家長語重心長的建議,不要讓台灣年輕人成為媽寶寶一族,著實讓人難過又無奈。愛小孩有錯嗎?當然沒錯,重點是愛一輩子還是愛一時?愛是讓小孩找到自己的喜好,發揮最大的才能;還是依據自己的想法,給一個自認為對小孩好的框架?一句話:"難道我會害你嗎?"道出台灣家長的矛盾情結。
是心理反射,自己的成功經驗,希望小孩能複製,不怕歹竹出好筍,就怕好竹出不了好筍,規劃、干涉到一手包辦,大概就是很多家長要走上街頭救小孩的問題根源。自己做不到的,更希望透過小孩來完成心願,結果就是出現畢不了業的大學生,與難以接受殘酷的社會競爭的逃避行為。捷運無目的傷人事件的兇嫌,不也有這樣的傾向?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預測2021年新興亞太國家會是最須要人才的地區,而台灣卻被冠上「人才失衡最嚴重」。《天下雜誌調查發現,台灣優勢在於教育普及,但薪資沒有競爭力,加上勞資雙方對於競爭力、育才、留才的配套認知,都有相當大的落差,進而導致人才外流。(取材自網路MSN網站)
上述的新聞對很多人來說,各有解讀,只有有心走向政治的人不關心,因為人才越不夠對政客越有利,特別是那些想要一步登天的年輕人。美其名叫"學運",其實就是司馬昭之心。一對無法成大事的教授夫婦,利用小孩遊走法律邊緣,有一堆政客律師為其撐腰,對於遠來是客攔路,無疑是最不得體的舉動。
不斬來使,遠來是客的道理古今中外都是政治家所遵循的法則。一己之私的想要藉此打知名度,是過氣教授夫妻的無能,所使出來的最後招數。這樣的舉動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只有博得一些不上道媒體(沒體)的版面,有意義嗎?這就是台灣的人才?那位用鐵鍊綁住自己身子想要攔路的馬路小兄弟,那是笑掉國際大牙的舉動,只因為無知。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管理的根本--認識問題-1

能夠認識問題,正確的描述問題,問題就解決一半了。12年國教的問題根源就在名校迷思,而名校迷思的主因又在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社會氛圍。從行政院的博士學位人數是世界上內閣中排名最多的現象來看,馬先生迷信學歷就是問題的核心。最近聽到一句蠻有深度的話:"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唯才是王牌",不知您同意否?很多人無法接受,特別是高學歷的擁有者,但是高學歷卻生活苦悶,意味著被甚麼問題困擾著,不是嗎?
如果社會無法擺脫高學歷才有好收入的迷思,讀職校只是為了升學過程的權宜措施,而不是學習工藝,不管如何教改,結果還是一樣的。公家機構能不能帶頭,開始放棄學歷的要求來招考公務員?應該是改變社會氛圍的第一步。
昨天張忠謀先生提到台灣的名校氣焰高漲(張先生有修養,只差沒有用囂張兩個字),台大主事者立即回應,台大學生是有自信,不是跋扈...這就是台灣現況的氛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問題難以掌握的主要原因有幾種現象,不知道、沒注意到、不認為、不思為.....或許很多人會以為"不知道"的現象最多,其實仔細追究的話,很多人都會以:"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只是....."來回應。這就是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知道vs.不知道問題四象限的困境,矩陣裡最常出現的問題並非不知vs.不知,而是已知vs.已知這個領域,就是中國人的習性--"馬馬虎虎,不會那麼倒楣吧"的心態!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另一個管理理論--喬哈斯窗理論中的自己未知的部分,他人對自己有些了解,只是自己不知道,與他人也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兩部份,比較值得討論的是我不知他知的這個領域。
 
要讓不知轉成為已知,問題才可能被重視與討論,才得以理解為何會真理越辯越明?為何需要討論?打破未知就是要靠問題描述來澄清。問題描述有個公式可循,就是邏輯金三角的主張、論證與佐證三個部份。譬如說:這附近停車位老是不夠,往往在台灣就會被冠以一個規畫不週的問題。得到的反應就是先以調查有無缺失,追究責任為手段,結果創造更多的藉口與掩飾,不只無法解決問題,還創造更多的問題。
停車位不夠是問題現象,而非問題原因,直接針對現象是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徒增困擾。為何不夠?是車子多?偶發事件?還是常態性問題?.....總是要把問題的面貌完全呈現出來,才不會墜入鋸箭法的經驗陷阱。
依表面的現象的解決手法自然就是前面提到的鋸箭法,無任何意義。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是常態,而非異常,不該為了有異議而搖擺(這就是台灣行政院的現況困境,被表面的民意綁架,犧牲了專業的擔當)。描述問題的公式:(原始的目標 - 現象 = 差異的程度;解決差異的方向)。以停車位的案例來說,問題的描述可以這樣來表現:為了鼓勵多用大眾運輸工具(目的),停車位設計上以維持基本的胃納量為主,只供給100個停車位為限(手段);實際上假日的車子往往到達200輛次,不足數有一百個車位(現象),顯現利用公共交通運輸的訴求沒有被充分的接受(問題);解決方案以加強公共運輸的方便性為主,加上在周邊設置輔助停車場為輔,以確保交通的順暢
問題如果描述的夠清楚,討論的空間與內涵,都有針對性,比較不容易失焦。否則馬上被冠以規畫不週的大帽子,為了自保,很多立意良善的措施,就被表面的民意綁架,專家形同虛設,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所謂斷章取義,就是模糊焦點的元兇。媒體人有其不規範(雖是大忌卻已習慣,徒呼奈何),配合公司操弄廣播權,是台灣人養出來的怪獸。草莽(自以為夠霸氣、夠義氣,管他是與非,只要我喜歡,有人欣賞就是王道)的特質,與自卑過度的自尊,會上街的基本上都是弱勢,一旦得到一點回應,就以為登天了的心態是今日當權者用來愚民的最有力手段,能說不悲哀嗎?就是面對問題。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管理的根本--認識問題

最近常聽到有人說:"我們這些東西都有,管理也都很踏實,只是不知道為何問題還是很多..."。管理本來是很單純的一件事,可是到後來,總讓人感嘆管理不易,理由安在?管理複雜化使然。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人類最可怕的一件事,不知道也就無法認知,對於對錯的感覺只是一種經驗值,碰過的問題,或許處理的速度快一點,老是處理同樣的問題。沒有碰過的問題就無法快速切入,只能嘗試錯誤的見招拆招,慢慢步入固步自封的情況。
對於問題的認知,也沒有那麼的高不可攀,只是人們很容易讓自己的經驗陷阱給絆住了。貴為總統的馬英九先生況且如此,一般凡人如何避免?一個讓年輕人找不到住腳的地方,不敢承認收入低,只以物價也偏低的理由來塘塞收入低的問題,這就是常見的模糊焦點現象。
敢面對問題的人才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需要技巧、方法,更需要的是勇氣。今天就來談談問題解決的方法。
這幾天熱門的新聞大概就屬12年國教的志願分發的問題了。教改教改喊了十幾年,沒想到還在原地踏步,主要原因就在於只改了方法,而沒有改掉觀念,特別是家長的觀念。能怪家長嗎?當然要怪,更要怪教育部沒有把家長的頭腦洗乾淨,就是因為鴕鳥心態與迴避問題所造成的結果。
既然教改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多元入學的方式,來改變中國人唯有讀書高的刻版印象,那就該把這樣的意志貫徹下去。問題是每一聽到有人反對或懷疑,教育部官員(應該說所有的相關官員,包括總統與行政院長)立即會退縮,甚至會提出還在研擬中的說詞來塘塞。在媒體見縫插針的推波助瀾下,家長的立場似乎立即站了起來,聲音就越來越大,慢慢的也沒有人在理性討論問題的必要性與目的性了。
家長上街頭談自己的小孩自己救,甚至連曾經當過財政部長的劉憶如小姐都公開怪罪教育部的措施不當,這時沒看到任何人出面為教改辯護,來貫徹教改的正確意志。肥了媒體,模糊焦點的選擇性報導,讓家長更是理直氣壯,看來短期間會成為一個無解的政策,重點是將來要讓老百姓同意新的政策,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
問題就是問題,台灣家長陷入成績陷阱,與名校迷思,是北一女造就學生呢?還是學生創造北一女的名聲?是該好好討論的時候了。哈佛的校長都會在畢業典禮時致詞,感激學生的優異表現,帶給學校一塊金字招牌;但也勉勵哈佛的畢業生,不要忘了感激那些將來提供薪水的非哈佛人,只因為他們進不了哈佛。
中國人對分數的毒害與對名校的迷思,已到了難以救藥的地步了。幾科A++,只有作文五級分,為何上不了北一女.....這樣的論述是這幾天看到最讓人擔心的問題,問題是有人關注嗎?有人就此問題提出看法與解決之道嗎?沒有,因為各方面對問題的描述都不一致,既然問題沒共識,那就無法找解決的方案了。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理性與感性衝擊的世界,21世紀的企業經營管理-2

最近台灣最常聽到的一種聲音,"就是如果你不.....就要讓.......(天下大亂)",似乎整個台灣已陷入到一個不合我意,都可以造反的地步了。這是誰惹的禍?民進黨無法卸責,馬先生更脫不了關係,主事者無法讓法律有該有的權威性與不可被侵犯性,就是無能的表現。"警察暴力","國家機器"那是非法者避免被制裁的模糊焦點用語,結果是合法掩護非法,台灣如何不亂?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意識為天,只要不合己意,都是錯的,這些人一點廉恥之心都沒有,單就這種思維本身就是錯的,一個錯誤的想法,如何能說得出正確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空間,卻不能強要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自己可以放火,別人連點燈的行為都不行,這是甚麼時代的想法,台灣人--你未免太自大了些吧!一群沒有教養的小孩與大人,怪就怪教育部沒有把教育做好,才會出現君不君、臣不臣的怪現象,台灣的教育是徹底失敗。看到天下報導以色列的教育,台灣人要與之相比,真有天地之差,以色列人是以維繫國家尊嚴為己任。台灣人卻以賺飽口袋為目標,占據立法院的學生與民進黨,哪個不是為了錢與名利?請他們出來大聲告白吧!
民主的真諦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而今天台灣卻是"多數服從少數,少數囂張沒人管",也難怪馬團隊受不到尊重,無能的團隊,連路邊的小販都不如,如何值得尊敬。
台灣人該學習的不是數學、英文或是中文,而是一個基本的生活禮儀。學會尊重別人,才可能學會其他的東西。不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卻造就出一堆的硬碟頭腦,每個小孩的頭腦就像一個儲存硬碟,少了思考引擎,只能夠在有限的數據中找出經驗值,無法自行理解與分析,結果就是人云亦云的盲從。
人類可貴的地方在於有思考能力,卻被過度與提前灌輸的教育制度給僵化了。德國人是世界上得到諾貝爾獎最多的民族,德國式的教育卻是不允許小孩子提前學習東西,要小孩子不要贏在起跑線上,讓小孩子快速學習成長,留給一個思考的空間。
沒有思考的頭腦,只會一窩蜂的跟風,對與錯都說不出所以然,更不懂得尊重別人,也就造就出一群"次紅衛兵"。為何稱之為"次紅衛兵"?因為比紅衛兵還不如,至少紅衛兵壞也壞到言之成理,而這群年輕卻壞都還不承認本身壞。該是重新思考教育的時候了。問題難解,只因家長沒有受到正確的教育,少了分數就像是天要塌下來一樣,小孩不急,卻讓大人給急壞了。環境才是教育部該思考的部份,可惜,只看到功能式教育,選科系、談職能定義、多元入學.....,沒有人談教育本質與要的是甚麼樣的公民議題。
世足賽的開踢,有好多的問題就在眼前,卻還是瘋迷將近半個地球,就是那份完全比實力,靠著團隊來比賽的拼鬥精神。可惜在台灣,團隊,被誤認為人多就是力量,而不分青紅皂白,是是非非,該是回歸民主的時候了。每每談這些話題,都讓人心理不由得往下沉,算了,還是回歸本業,談談企業管理的領域,至少對很多企業員工而言,實用又必須,而不是活在雲端的數位人。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理性與感性衝擊的世界,21世紀的企業經營管理-1

做你沒做過的事--叫"成長"!
做你不想做的事--叫"改變"!
做你不敢做的事--叫"突破"!
看到這三個註解,眼睛為之一亮,多麼的傳神的定義!"成長"、"改變"與"突破",都帶著一些本身沒有或是不足的成份,相較之下,是新的嘗試。既然是新的,自然有其不熟悉的一面,也因此讓很多人為之怯步,因而失去了許多成長、改變或是突破的機會。
當然註解自在人心,要往正面想是如此,要往負面想,可能就是最近台灣社會出現的怪現象。一堆的人把成長、改變與突破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想要以此為合理化的藉口,卻無法讓人接受,只因為不符合邏輯。一個荒謬的學運、圍路示威、絕食抗議、捷運無目的殺人事件.....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給合理化了。更重要的是在沒有主見與理性的討論下,很多人更因此為這些事件的合理化蓋個"讚",鬧得滿城風雨,帶來的衝擊,久久未能散去,迴盪在你我周遭,一個令人必須深刻省思的話題。
2014的前半段又將過去了,有一事無成的感慨,就如經濟發展一樣,只能說緩慢的前進。是大環境使然?還是整個社會就是如此?好像都不是,有一種自己封閉了心智的擔心。以前的那股衝衝衝的衝勁突然停頓,想要嘗試新鮮玩意兒的念頭也提不起勁來,就只是想著世界都變了。當世界都變了,只剩下自己不變,那是以不變應萬變,卻是一個停頓的歲月。
對這上面三個比喻,如果轉換一下來看當今社會的百態,也有有趣的一面。
不想做沒做過的事--叫"老化"
不去做不想做的事--叫"僵化"
不想做不敢做的事--叫"退縮"
曾經年輕過,卻不可能再年輕,這是代溝的最佳詮釋。許多的成功者,都會以年長與成功經驗來告誡年輕人,"我也是年輕過的過來人"....這句話沒錯,但以此為理由來判斷年輕人的行為,就不見得合宜,只因為你已不可能再年輕了。
缺少合法性的行動,在憲法的大傘下,每個公民都可以舉發的。前一陣子的學運,基本任何人都可以舉發學生的不當行為。可惜的市警察居然不去取締,還在外面當守衛,立法院長不主張權利,卻是以討好的心態出賣中華民國的憲法與法律,這就是國會議長該有的態度?
平息眾怒就該把法律踐踏?那民主的意義何在?路歸路、橋歸橋,犯法就是犯法,沒有任何正當性可以支撐犯法的事實,這才是民主的真諦,也是邏輯的基礎。可惜台灣人又再次喪失一次民主素養成長的機會,只因為一個王金平。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理性與感性衝擊的世界,21世紀的企業經營管理

好久一陣子沒上線了,自從Yahoo關掉部落格後,一直還未適應過來,這就是習慣領域的問題。習慣不容易養成,卻容易上身。不容易養成的,大都需要有點沉澱或是調整,是往好的一方面的改變;方便上身的,都有一種特質,親近、沒有距離、不需做太多的改變,所以容易上身,卻都有幾分不太好的特質。好習慣、壞習慣都是習慣,也都會帶來一些制約,如何看待,還真的需要正視之。
有個部落格的好處是,隨時總是給自己一點鞭策,該想辦法找些題材,抒發一下自己的看法,做個分享。隨意的抒發,可能只是一時的牢騷,總會帶給讀者不舒服的印象,就像當今的網路世界一樣。當然有人可以說,寫不寫在他,看不看在你,又何必庸人自擾之。
說來簡單,著實不易,盲目與不理性的時代,曾參殺人的故事,很快地就會被驗證,網路世界無真理。快速,讓思考成了累贅,聳動,讓理性產生混淆,多如過江之鯽的大數據(Big data)時代,加上有心人高喊的Open data的推波助瀾,任性凌駕在理性之上,世界似乎又回到弱肉強食的遠古時代,人數、力量與敢出頭,法律與秩序都不得不低頭。這就是現代人在網路的衝擊下,出現的新的力量,也讓很多人沾沾自喜的以為找到另一股力量,卻不知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習慣。自以為是的認知,大自己、小他人的結果,世界都在倒退,理性在沉淪。
前一陣子的霸佔立法院、反核絕食抗議、反核霸佔公共道路阻人.....等等,明知自己沒立場,法律上站不住腳,就找個富麗堂皇的理由來強調有其必要性,以詭辯來掩飾不合法的尷尬,這就是另一種思維,慢慢也成了習慣了。
這算事小,更大的問題居然是一堆的無哩頭大人,也跟著瞎起鬨,只因為聽多了也麻痺,成了習慣,對啊!有勇氣,而且政府不敢執行公權,就代表本身理虧,等等.....替非法辯論,好像人多,法律就必須低頭,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想過,人多法律就該低頭,那要民主幹嘛,應該找個包青天才對。
讓好習慣養成,不斷的持續調整(改善)是讓自己不陷入任性世界的唯一之途。媒體無理念,只因看錢途;教授無理念,只因無內涵;公務員無理念,只為五斗米....一個沒有理念的國度,貪婪、無知、莽撞、推諉.....是必然的結果。模範公務員居然是索賄大王,桃園縣副縣長的案例,相信不是個案,只是有幾個政客在意?該說不是不在意,是在意不要被發現,理念真的這麼重嗎?
練劍術的人必先修心,就是不希望練就出一個更有殺傷力的武器。武術之所以源遠流長,在於理念的傳承。企業之所以不易百年,歸因於少了理念,為錢不擇手段。那天聽到一堆朋友談及營建業,一位教授朋友給了一個註解,台灣的營建業老闆,只能用巧取豪奪四個字來形容。看到遠雄趙董事長的情況,想想不無道理。
一個有理念的國度、或是企業,強調的是社會責任與清晰的願景,而不是隨風搖擺(政客的嘴臉與媒體的無恥)。少了正確的理念,凡事得過且過,讓老百姓成了代罪羔羊,這就是台灣的現況。犯法的人聲音大,執法機關不敢動,法官不敢判,只因為害怕輿論,那就是圍攻行政院與霸佔立法院的場景。憲法中不是有一條現行犯任何公民都可以舉發的法條嗎?那為何警察還要保護這群現行犯?只因為執政者沒有理念,心虛,才會被任性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