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管理的根本--認識問題-1

能夠認識問題,正確的描述問題,問題就解決一半了。12年國教的問題根源就在名校迷思,而名校迷思的主因又在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社會氛圍。從行政院的博士學位人數是世界上內閣中排名最多的現象來看,馬先生迷信學歷就是問題的核心。最近聽到一句蠻有深度的話:"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唯才是王牌",不知您同意否?很多人無法接受,特別是高學歷的擁有者,但是高學歷卻生活苦悶,意味著被甚麼問題困擾著,不是嗎?
如果社會無法擺脫高學歷才有好收入的迷思,讀職校只是為了升學過程的權宜措施,而不是學習工藝,不管如何教改,結果還是一樣的。公家機構能不能帶頭,開始放棄學歷的要求來招考公務員?應該是改變社會氛圍的第一步。
昨天張忠謀先生提到台灣的名校氣焰高漲(張先生有修養,只差沒有用囂張兩個字),台大主事者立即回應,台大學生是有自信,不是跋扈...這就是台灣現況的氛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問題難以掌握的主要原因有幾種現象,不知道、沒注意到、不認為、不思為.....或許很多人會以為"不知道"的現象最多,其實仔細追究的話,很多人都會以:"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只是....."來回應。這就是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知道vs.不知道問題四象限的困境,矩陣裡最常出現的問題並非不知vs.不知,而是已知vs.已知這個領域,就是中國人的習性--"馬馬虎虎,不會那麼倒楣吧"的心態!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另一個管理理論--喬哈斯窗理論中的自己未知的部分,他人對自己有些了解,只是自己不知道,與他人也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兩部份,比較值得討論的是我不知他知的這個領域。
 
要讓不知轉成為已知,問題才可能被重視與討論,才得以理解為何會真理越辯越明?為何需要討論?打破未知就是要靠問題描述來澄清。問題描述有個公式可循,就是邏輯金三角的主張、論證與佐證三個部份。譬如說:這附近停車位老是不夠,往往在台灣就會被冠以一個規畫不週的問題。得到的反應就是先以調查有無缺失,追究責任為手段,結果創造更多的藉口與掩飾,不只無法解決問題,還創造更多的問題。
停車位不夠是問題現象,而非問題原因,直接針對現象是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徒增困擾。為何不夠?是車子多?偶發事件?還是常態性問題?.....總是要把問題的面貌完全呈現出來,才不會墜入鋸箭法的經驗陷阱。
依表面的現象的解決手法自然就是前面提到的鋸箭法,無任何意義。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是常態,而非異常,不該為了有異議而搖擺(這就是台灣行政院的現況困境,被表面的民意綁架,犧牲了專業的擔當)。描述問題的公式:(原始的目標 - 現象 = 差異的程度;解決差異的方向)。以停車位的案例來說,問題的描述可以這樣來表現:為了鼓勵多用大眾運輸工具(目的),停車位設計上以維持基本的胃納量為主,只供給100個停車位為限(手段);實際上假日的車子往往到達200輛次,不足數有一百個車位(現象),顯現利用公共交通運輸的訴求沒有被充分的接受(問題);解決方案以加強公共運輸的方便性為主,加上在周邊設置輔助停車場為輔,以確保交通的順暢
問題如果描述的夠清楚,討論的空間與內涵,都有針對性,比較不容易失焦。否則馬上被冠以規畫不週的大帽子,為了自保,很多立意良善的措施,就被表面的民意綁架,專家形同虛設,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所謂斷章取義,就是模糊焦點的元兇。媒體人有其不規範(雖是大忌卻已習慣,徒呼奈何),配合公司操弄廣播權,是台灣人養出來的怪獸。草莽(自以為夠霸氣、夠義氣,管他是與非,只要我喜歡,有人欣賞就是王道)的特質,與自卑過度的自尊,會上街的基本上都是弱勢,一旦得到一點回應,就以為登天了的心態是今日當權者用來愚民的最有力手段,能說不悲哀嗎?就是面對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