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高度與態度--談談馬雲先生兩岸高瘋(峰)會演講-III

從馬雲先生的演講內容來看,不管在那裡演講,他幾乎都會談到幾個面相,就是戰略的應用。雖然他都很謙虛的提到阿里巴巴沒有戰略,或許可以從另外一種面相來看馬雲先生,其實他想創造出阿里巴巴的成功是獨特與前無古人的印象,來標榜他的睿智。或許這句話有失尊敬,卻是可以來討論的議題,是大陸人在快速成功後,想要擺脫成功的機會來自歐美先進國家的庇蔭的印象,提出很多有異於(表面)一般管理所談的理論,凸顯出中國式的另一種成功典範。
阿里巴巴的第一個成功戰略就是三年免費的作法,給使用者三年免費,三年後如果感受到價值,就要開始繳費。如果三年後還不想繳費,那就不是阿里巴巴的目標客戶,棄之不可惜。這樣的作法就是紫牛理論談到的免費最貴的觀念,也是目標市場定位原則,價值觀的引導,讓客戶感受到價值後願意接受使用者付費的作法,是行銷最基本的原則,卻是很多企業在執行戰略的過程,面臨到一些不如意,就會開始懷疑戰略的正確性,動搖信心的結果,戰略的最終價值始終無法呈現知下就夭折了。從此來看,馬雲先生異於常人之處在於對自己戰略的絕對信心與強而有力(有點接近偏執)的執行力。
由於這樣的戰略支撐,如何讓客戶感受到價值就是關鍵,那又回到他的第二個沒有--沒有技術的領域。這點馬雲與賈伯斯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就是一切以提供給客戶甚麼樣的感受為重點,而不是甚麼高超的技術。傳統的技術人員,總認為技術好就是王道,把技術做到讓別人看不懂就是高明,結果做出來的東西連專家都不太會用,如何引起普羅大眾的共鳴?這樣的產品要成功,那就是發燒友的那個層次,就是1.3%。
沒有技術的人只好借用專家的力量,讓專業服務非專家,自然要簡單到白癡都不會犯錯的境界,這樣的系統要的往往不是高深的技術,而是很好使用者定義(感覺與沒有距離的技術)的流程解析(BA)與系統分析(SA)。對於有技術的企業,很難做到此境界,畢竟那就不需要這麼高學歷與專業。沒有技術的人,往往想到的就是那些普羅大眾的同樣思維,自然可以獲取大眾的共鳴,這就是Service thinking design的概念(服務導向設計),而不是傳統的產品導向設計(Product thinking desig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