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打開經營管理的盲點-報連相

2024-1-11

Through Communicatio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great way to unlocking blind spots in your organization’s operations-Reporting, Contact, & Interview

商業模式或是社區的出現,主要來自於主人翁的人類的需求。解決需求的方法不斷的演進,馬斯洛的層級理論驗證了這個過程。商業模式的出現,組織的架構被構建出來,不斷演化與精練,出現你我周知的現代經濟體-經營模式。而管理就由此發展出來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手法。

組織是人由人組成的群體,社會亦若是。人與人之間,也因此產生一些個體因素衍生出來的溝通問題,就是管理上常說的溝通不良的現象。小事一樁就是開個會,或是喝杯咖啡,溝通溝通,把話講白了,事情就解決了。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是如此,這樣的過程,套用電影導演的一句話,這樣沒有劇情的張力,也少了厚度,沒有吸引力…

於是情節本來很單純的一件事,會因為某種需求(心理、生理、社會)把處理方式複雜化-流程複雜化是主管的創新能力之一。結果組織往往為了10元而花了一百元來解決,卻創造了更多的問題,持續改善成了糖衣,因為已不再從根本談起,只見招拆招的把現象壓制,結果如何?

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談績效(Performance)這個名詞,或是用價值(Value)或許更契合普羅大眾。看是一樣的概念,還是有很多的差異,一般談到績效就會連結到商業模式的投資報酬率等等,感覺不太適用於社會大眾或是個人生活面。對啊!個人談什麼績效?無非就是過得自在,所以「價值」可能比較容易理解我們要談的是什麼?

三個公式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是引子,未來會慢慢來談。如果組織對永續觀點很清晰,目前最熱門的應該屬於ESG議題、SSCM(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這是世紀大問題,非你我幾篇文章可以說清楚講明白的,卻不得不面對。

暫且把焦點拉回文章的主軸,微觀的戰術-經營的日常管理,有人、有資源投入、有設備與技術、有目標與市場、客戶與供應商等等,形成一個供應鏈的生態系,這就是自然。這個價值鏈上最重要的資源是人,企業止於人,卻也因為人是主角,個體思維成了業務推行上觀點的差異,所以出現目標、溝通、管理等手段。

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生態系的某些環節沒處理好,可是坊間常見的是以眼睛所見與自己所認知的方式來解決,產生出來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又出現組織架構與執掌來擺平問題,組織於焉龐大,疊床架屋的發展結果,績效下降。

人與人之間有差異很正常,這也是多元化社會(DEI)所追求的,尊重個體。卻也因為差異化,如果沒有好的共識,問題就難以避免,如何消除這種隔閡(溝通不良、認知差異、觀點不同…)?「報、連、相」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與工具。

有人認為,只要導入自動化、機器人、AI,人與人的問題自然會減少,不用太擔心。應該說這種人太天真了吧!H2H(Human to Human)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H2M(Human to Machine)的問題絕對無法解決;M2M(Machine to Machine)的時代,看似來臨,卻還很遙遠,君不見Industry 4.0的熱潮,曾幾何時被ChatGPT蓋過,花了大把銀子投入自動化的企業,得到的是Input?、Investment?、Output?、Outcome?、還是Performance or Value,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的影響力在哪?

提升Performance與Value的重點不是Input,而是化解人與人的關係,對於目標、理念、文化的共識提升,自然Input不會如滾雪球的出現,Output看得到,再深入到Outcome的呈現,經營績效自然到手。這無關戰略的高度,而是日常管理的手段-「報、連、相」的有效發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