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管理其實也可以很easy--統計數字透露出來的訊息--PMI對採購經理人的迷思-II

採購與供應商的關係,在日本人眼中,是一個共榮共存的合作夥伴。既然是夥伴,當然要互相配合,互相提攜,所以供應商幾乎都有幾十年的交往紀錄。西方國家在九零年代受到IT、電子產業的快速變化下,傳統的效率觀點不敷使用,衍生出供應鏈管理(SCM)的系統。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美式採購的差異,主要就是不再以個別訂單的成本為目標,採取TCO(Total Cost Ownership)的新思維,從QCDS(Quality、Cost、Delivery、Service)還原真正的成本。從SCM中,看到傳統管理上的缺失,也認清楚個別流程最佳化,整體流程不會最佳化;整體流程最佳化,個別流程不一定最佳化的事實。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只靠採購機能,勢難達到目標,內部流程的全面變革,與外部資源的整合與協同,缺一不可,才發展出真正的協同商務的概念。欠缺策略的推動,少了信任(Trust)的支撐,絕不可能成事,理念、文化、策略、系統、工具、能力與行動計畫缺一不可。可惜很多的企業都把SCM與IT系統劃上等號,也就是很多企業導入SCM,卻看不到成效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共榮共存的夥伴關係,或者是供應鏈的策略合作夥伴,都強調協同與信任,供應商能力培育與信任是斷然不可少的元素。要達到如此境界,採購斷然不會採取隨意更換供應商的做法。有了這層密切關係,才可能互相投資,深化協力體系的內涵。然而在桔逾淮變枳的中國人文化特質下,成本至上的經營壓力,讓SCM與協同關係只剩下一個幌子,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了。
個人把PMI透露的信息整理成一張表,各位就可以了解為何會出現前面談到的那些數字,為何尋找新供應商的壓力如此之大。

 從第一張圖片可以看到一點來龍去脈。訂單增加是一個趨勢,特別是低迷已久的經濟,每個產業都看到擴張的影子。(Trend↑)燕子都來了,企業自然需要增加產能來應付市場的成長(Growth↑)。產能增加不外乎投資加碼、產能改善、增加人手等方式,所以看到人力雇用提升,設備投資增加等數據的變化(Investment、Employement↑)。產能提升有兩種方法,一種為效率改善,另一種是設備投資,如果是設備投資的結果,整體的產能增加(Capacity↑),很可能會出現供給過剩的現象(Supply↑),在技術與產品沒有差異化的情況下,經營壓力迫使企業採取價格戰的策略(Price down),利潤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Profit↓)。今年LED產業是最典型的此種模式,量都衝出來了,價格卻大幅滑落,以至於利潤縮水,甚至出現虧損的現象)

面臨如此的產業環境,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產品創新或是差異化,價值提昇來維持市場價格;其二為降低成本,採取割喉式的紅海戰略,遺憾的是台灣企業選擇的大部分是後者。
右邊這張圖就可以嗅出殺戮戰場的血腥味道。選擇價值或是價格?採取協同合作的供應鏈管理還是傳統的殺價採購?端看企業的經營理念,而不是採購技能。可惜大部分的企業選擇殺價的降低成本模式,因此選擇新的供應商就成了最重要的手段,再議價與流程改善等,只停留於執行面的採購活動,這也是PMI數據的基本邏輯--正常。
其實最好的手段是採取價值導向,以協同的作法,透過供應鏈管理以收最佳TCO為目標,方為上策,問題是這必須將層級拉到策略層級,也就是經營層面。
回過頭來談SMIT的使命,年會的與會者如果都只停留於採購的層級,這些問題難以突破,只因為企業還是把採購定位在一個最基層的機能,而不是以成本為中心的戰略機能,目標自然只有降低成本為首要。看到這些信息後,該做甚麼?如何做?應該才是協會該思考的重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