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永續供應鏈管理-賺錢說-(利他後再利己的經營模式)

2022-6-8

還是很多人抱持著ESG就是花錢的政策,哪有什麼回報可言的想法。

無可厚非,投資花錢,為了企業社會責任,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天道。人類的惰性是天生的,這種問題如果沒有一些強制性的要求,真的那麼平心靜氣地為地球變遷而投資?可能是我們想多了吧!

但一旦社會氛圍形成,投資於ESG就不會只是投資而已,如迴力球一樣的,會回報到投資者的身上,就是必須以TCO的宏觀來思考。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僅資訊和通訊技術裝置就佔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4%左右。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概述解決這一代際挑戰的明確戰略,這將是技術決策者在推動公司ESG行動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的領域。

還是有點可惜,國際大咖如Google、微軟、蘋果、戴爾、HP、Intel等等,左右全球的資、通訊技術發展脈絡與市場,口口聲聲喊著氣候變遷的可怕,卻又扮演著破壞地球的元兇,這是一個諷刺的現實,有待企業社會責任的覺醒。

蘋果要台積電買綠電,政府為了經濟發展配合蓋了一個太陽能電廠,先砍掉大面積的樹林,污染了一個純樸的鄉鎮文化(人心與城鄉),這就是國際大咖的ESG政策?CSR嗎?結果政府標榜綠電比率,都不計算破壞的成本與不可逆的結果,最無奈的就是供應商(台積電)。這種議題如果不以TCO的角度來思考,短暫的拜拜,風向一轉就會被打回原點,最後又將是COP-27/28~~~的故事了!(看來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一書還是有真知灼見,只是以曾貴為美國副總統之尊,提出的呼籲尚且如此下場,ESG的前途自然不能太樂觀,21世紀的領導者是演員與網紅,不是尊者與行善者。)

亞太地區,公開承諾氣候行動和環境可持續性發展(BCP)的企業越來越多,如減少浪費和能源使用,以及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等等政策,慢慢搬上檯面化。但這些可持續性計劃中,太多仍然有限或只是粗糙的執行(表面的配合,還都沒有具體的實例,要不就是微不足道的淨灘等噱頭廣告)。 更糟糕的是,許多公司甚至在疫情期間,擱置了這些有限的計劃,畢竟理念的堅持有太多的現實。

對經營者來說,好消息是,可持續性的投資回報率不僅僅是利他主義和善意,還可以帶來了切實的經濟回報。 一直以來可持續性(BCP)發展被認為很重要,但股東或成長的優先順序凌駕其上。 「綠色」總是與「花錢」劃上等號,而不是與地球永續有關。 在一些對氣候變化敏感度的有心人士的推動下,已慢慢改變了這種思維。 雖説組織可持續性(BCM)的主要動機是受到對環境責任的影響,但商業價值本就該概括了環境責任。尋求環境和經濟平衡的最佳化,使可持續性的可行性呈現,氣候變遷才可能起作用。

可持續性發展的業務價值可延伸到新機會的收入成長(New Business Development)、員工留用、吸引新投資、監管合規和可持續性產生的創新等等。 相對而言,以可持續性為重點的企業,看到了更好的財務指標。 事實證明,可持續性是一種必需品(永續),而不是奢侈品。 營運效率本身會影響組織發展。 在組織內部,創新的工作文化和對地球產生積極影響的普遍意識激勵員工,找到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具體的指標,如:

利潤成長:國際品牌客戶正在選擇具有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供應商,更好的事業發展機會。

更好的員工和客戶體驗:更高的留用率意味著人力資源成本將有效的降低。

降低資金成本:國際金融投資者正在尋找可持續性投資,給於更優惠的資本利息。

創新和營運最佳化:可持續性發展激發出可以生產或經濟化的最佳化機會(前提是有做可持續化創新研發帶來的效益)。

台灣企業急功近利的社會氛圍,凡事一窩蜂與撿便宜的跟隨作風,要一個政策就改變思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整個台灣瘋永續規劃師、ESG規劃師認證風潮,成果卻只是停滯不前,自有其道理。可以請教這些發證單位,要做什麼?要如何做,能夠提出解決方案的有幾何?這種現象如果不改,台灣的ESG政策,可能再過兩年就沒有人再提了。從企業社會責任出發,把錢花在刀口上,不要一昧跟風,才有機會看到ESG的回報,希望系列文章可以提供一點幫助,哪怕一點點都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