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永續供應鏈管理-SMT組建-2-(SSCM SMT與專案管理大不同

2022-7-17

要成立一個跨機能小組不容易,絕非只是一般專案小組,這是一個戰略觀必須很高,焦點明確的團隊。如果沒有充分的承諾,組織的變革,並非那麼的簡單,必須讓經營者充分的理解並接受,才可能成軍,但一般的領導卻少了正確的引導,只是被一些不清楚的ESG煙霧彈所掩蓋。那麼多的基金會或是單位,大旗一揮的碳盤查管理師認證,ESG管理師等等,仔細看看認證與培訓的內容,根本邊球都還沒搭到,這如何能夠為地球降一度的目標連結到?

如果只是為了賺錢,政策讓很多曾經待過政府機構的官員,可以藉此賺取大筆機會財,對2030-SDGs與ESG卻一點幫助都沒有。政府可以不知道,畢竟深宮的人是無知的。但企業無法跟著政策虛耗,那是企業經營的無形成本。要達到2050淨零政策,絕非上個月國發會發佈的那份白皮書可以做到的,也絕非目前這些認證單位認證了一堆的管理師就可以奏功的。政府可以無知,企業無法淌渾水。認證只是應付政策的手段,那是賺機會財的人脈關係,無助於地球降一度的目標。

企業必須自己找解決方案,國際貿易受到一些法規的要求,未來想做生意,已被很多產業設下的環保門檻卡位了,沒有好的解決方案,生意將越來越辛苦。要做好ESG或是2030-SDGs,關鍵的第一步是企業內部的人資的蛻變。

ESG吵得這麼的火熱,很多單位都在搶機會財,包括本來最值得期待的B型企業協會,仔細看了一些ESG活動內容,發覺到原來也是沽名釣譽,還只是賺氣候財。2030淨零,真的難以理解這些企業對於2030 SDGs的範疇有多大,是否真的理解?還是只是做一些表面工夫,騙取同情票?那又何必,ESG是很慎重的一件事,否則也不會Cop連連開會都無結論。

B型企業(利益)良善,卻只是挨著偏門走,看不到2030 SDGs的目標達成可能。如果沒有供應鏈的配合,沒有有力的團隊,如何達標?國家級的政策都不敢如此躁進,是因為對ESG的信心與方向都還未看到。2050是個障眼法,畢竟政治是輪替的,屆時與誰都無關,氣候變遷卻與你我息息相關。

沒有留言: